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一般课程的教学,因此教学方法上也有所差异。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创设相关情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动到现实生活当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契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了PBL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分 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化理论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
【出 处】 《新一代:理论版》2022年 第14期 5-7页 共3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教 育 部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指 导 纲 要 (2012 年 修订)[EB/OL].(2012-12-11)[2020-06-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212/t20121211_145679.html. [2] 裴新宁,赵楠.问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J].上海教育,2019(7):72-74. [3] 严秀英,崔美玉.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0):142-144. [4] 向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2):105-107. [5] 张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20(23):176-177. [6] 刘彤.近二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变迁[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