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教学法初探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卢萱 |
摘要:开展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初中政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 |
教育要帮助每个学生闪光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郭春艳 |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怎样转化农村重多的差生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刁景慧 |
摘要:差生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师、学生、环境三方面简要分析了差生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做好转化工作必须运用班级集体的力量,并采用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使差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参... |
“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农村孩子行为偏差德育之我见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李敏 |
摘要: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仔细研究一个个的心理辅导的德育案例,关键就在于家长,教师缺乏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缺乏沟通,每个家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教育孩子,教育学生的独特方式,但是不管什么方式,找到... |
至公无私服天下——司马光《唐太宗论功定赏》探赏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孙瑞欣 |
摘要:《唐太宗论功定赏》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文中赞扬了唐太宗论功行赏、论才定位、至公无私的为政方略,说明了“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的道理。为了充分表现唐太宗的至公无私,作者选取了两件典型事例。两... |
和田玉传统人物造型的继承与创新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李泉 |
摘要:收藏与使用玉器是经济充裕后人们普遍追求的习尚。器形有玉如意、璧饰、玉环、带钩、簪饰、扳指、玉镯、肖生、瑞兽、玉钱及各类牌饰等,陈设件、佩饰件占多数。内容多反映吉祥、仿古等题材。工艺上多借鉴绘画、雕刻工艺... |
小提琴曲《金色的炉台》的音乐表现手法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郑涛 |
摘要:本文主要对小提琴曲《金色的炉台》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对乐曲的引子、主题、运弓技巧等三个段落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首小提琴曲的音乐表现与丰富的演奏技巧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
论汉字的文化传承与简化字的推广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李小聪 |
摘要:汉字的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过程出发,提出汉字将进一步摆脱繁难,并传承文化,认为汉字的构形应立足于现实,并兼及汉字的源流演变和字理,并加强规范推广,使汉字既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律... |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的演唱风格探析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李月华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欣赏法等方法对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的演唱风格进行探析。笔者分别从气息、共鸣、装饰音以及咬字吐字等角度,结合自身演唱心得与体会,略带浅显地阐述演唱技巧与作品所表达内涵... |
国产影片中数字特效效度调查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蔺建旭 刘宁 |
摘要:数字特效技术在电影中以宏大、气势磅礴的阵势把人们的幻想、妄想、和征服欲望推向极致。通过社会调查,在新传媒时代,观者对电影中数字特效的心理感受与视觉需求有一定差别,这里主要体现在影片类型、数字特效技术与艺... |
“长江大侠”吕紫剑履历之我见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朱白丹 |
摘要:本文针对读者对吕紫剑先生《祖国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愿望》相关内容提出的质疑,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
张金川:以古为本,陶冶情操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张金川 |
摘要:感谢《中国书画导报》给我创造这个平台与机会,使我在学习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学习经典法贴中流连沉醉.由于不断努力,作品被专家们肯定与全国读者的认可,被授予“全国优秀中老年书画家”荣誉称号,使我圆得当年痴... |
赵聿成:愉悦自己,服务大众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赵聿成 |
摘要:学无止境童年写毛笔字是基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在本村上初小,从三年级开始,按规定就天天写作,老师天天批阅,在写得好的字上划上红圈,特别好的字上划上双红圈.这样的“童子功”无疑为以后写好毛笔字打下了基础.欣赏优... |
肖经禹:师古不泥,美即吾师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肖经禹 |
摘要:活到老,学到老《中国书画导报》组织的本届书画评选活动,有五千多名中老年作者参与角逐,并接受专家两轮评选和全国读者投票,能入围百名之内且获得“全国优秀中老年画家”殊荣,感到莫大鞭策与鼓励.当更加勤勉研习书艺,增... |
吴观宇:契而不舍,持之以恒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吴观宇 |
摘要:当我接到“全国十佳中老年书画家”荣誉证书的时候,我高兴得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第一时间将获奖消息与家人及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要谈感受有三点.首先,我要感谢《中国书画导报》编辑部和全国中老年书画作品选编委会,感谢... |
王凤胜:多写多练,熟能生巧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王凤胜 |
摘要:1968年,我响应党的号召,参军报效祖国,到部队锻炼成长.当时“文革”初兴,军营同样受社会动荡的影响,大辨论、大字报无处不有,因本人学识浅薄,未介入其中.但我对宣传栏和大字报内容的各种字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观摩,... |
裴祥:我的书画梦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裴祥 |
摘要:(七言诗)我的书画梦人生哪个能无梦?我为书画梦一生.日有情思夜有梦,我的书画梦萦魂.人生哪个没遗憾?我为书画憾一生.北辙南辕寻到老,人生有志事终成!长辈长夸我天生,面前玩具摆成城,各什不要哭嚎闹,毛笔一抓笑出声... |
倪宪振:生命不息,画笔不止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倪宪振 |
摘要:艺术追求是无止境的,好多艺术家认为:“书画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更有人认为“艺术家是国家的无价之宝,书画家是中国当代艺坛的‘宝中宝’.”现在我能以笔墨体味中国文化,体味艺术实在是荣幸之极.学海... |
马世东:严谨好学,积极进取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马世东 |
摘要:性格毅志是我学习书法的内动力.80年代初,30多岁的我才开始学习书法,我对书法没有兴趣,也不爱好,为什么又学习书法,这是因为自己字写的不好,适应不了教学工作的需要,领导也不满意,我是在工作的压力下才学习书法的.当时我... |
马恒金:敢于创作,与时俱进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马恒金 |
摘要:这次获奖,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既是对我独创的《中国牡丹画·马氏技法》(用写意方法画出具有工笔效果)的牡丹山水画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决心在余生之年“生不休,奋斗不止”地用画笔画出更美、更有这个新时代的... |
卢凤贤:静心静气,实学实练 |
---|
出处:《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 第03期 作者:卢凤贤 |
摘要:能获得本届“全国优秀中老年书画家”称号,自然是很高兴的.高兴的是我个人书法的微小长进得到了肯定、抬爱,更高兴的是,一大批“全国优秀中老年书画家”的新涌现,书画活动深入人心,强劲地推进全国书画大传承、大发展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