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推动本专业未来发展的崭新思维和深度思考,是深化本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本文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分 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价值观引领
【出 处】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 第05月 07 100-103页 共4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Z].[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3]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 1-6.[4]王新华,王娜.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641):52-54.[5]谭晓茗,张靖周.在专业课教学改革中感悟思政教育——以"传热学"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6):44-47.[6]贾启君.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逻辑[J].中国大学教学,2021(5):50-53.[7]新华社.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8]张博,王爱敏.初探高校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养成相融通的育人新路径[C].北京: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2019.[9]李浩.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育人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9): 17-19.[10]徐丽华,杨伟,何红连,盛庆红.“互联网 + 课程思政”在测绘类课程中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5):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