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走访调研相关高校,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团学活动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团员身份的认同感、团支部(学生会)的权威性、团学活动创新性、团学活动获得感对大学生参加团学活动的积极性都有明显的影响。建议通过注重精神激励、完善组织建设、推动活动创新、提高情感关怀等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团学活动的积极性。
【分 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理论
【关键词】 团学活动积极性 身份认同感 团支部(学生会)权威性 团学活动创新性、团学活动获得感
【出 处】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 第05月 07 127-129页 共3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董文波.如何提高大学生团学活动的积极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91-92.
[2]马慧琴,李冻生.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江西省三所本科高校的问卷调查[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4):65-70.
[3]黄楚安,连检,刘茜,高卫松.高校基层团组织构建模式?职能建设与活力提升路径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63.
[4]裴艳.活力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的价值向度[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1):54-62.
[5]闫研,刘海军.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与实践——以东北大学为例[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9(5):122-126.
[6]钟宇慧.高校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互构——基于广东省97所高校团组织的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5):78-84.
[7]贺业芳.在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吸引和凝聚青年——以高校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13-16.
[8]商应美.国外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