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学习思维具象化的学习方式,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小学生运用这种先进的语文思维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深刻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对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引导,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提升以及培养阶段,而且由于小学生脑部发育呈现个体差异特点,绝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的阅读理解都非常困难,导致一提到阅读理解,很多学生都表现出迷茫甚至厌恶的学习态度。而思维导图拥有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块化运用,对课文蕴含的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思维导图可以说是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
【分 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初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阅读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
【出 处】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 第05月 06 17-20页 共4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施秀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8):190-192.
[2]张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44-46.
[3]周晶.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8):11-13.
[4]杜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8(27):121-122.
[5]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9):74-76.
[6]高建华.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