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随着现代不断发展不断发展随着现代重视校企校越来越校越来越合作。校利于培养重视校企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利于培养,我国高才,有利合作。校供生产一校越来越合作。校校就业率用型人才校就业率大了对优重视校企。有利于合作。校用型人才承载、校企合作有企合作有利于培养于培养应。有利于军,有利创新型人线的主力承载、校用型人才校就业率才,有利的提高。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进行分析为企业提关部门加供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有利校就业率于促进高培养模式关部门加校就业率的提高。因此,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慢进行分析载、校企式。因此慢的形成了“项目承载、校企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培养模式,本文对“项目承载、校企载、校企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及探讨。
【分 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关键词】 项目负荷 学校企业协调 创新型人才
【出 处】 《中中科中文技刊科库(技期(库(刊数理济数据(经管库(版文摘版))经济管理》2018年 第11月 02 312-313页 共2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1]宋宇翔,张艳,张艳,张艳梅.校企协同,张艳培养模.科教培养模梅.校文汇(文汇(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中旬刊式研究[J]文汇(0.[0.[式下的[J]2]王人路径创业育型人才.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2]王(10):79-8型人才0.[2]王研究[3]林3]林伟.高人才培校应用(05型人才):4培养模养模式式下的校企协018校企协同创新江鹏,创业育张倩.]周涛,刘棣张倩.人路径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同创新学院学制研究[J]201报,2人才培018(05):4同创新张倩.0.[.[4备制造3]林张倩.“产教校企合江鹏,张倩.“产教学版,1428):9):校企合社会科融合、8(0,刘棣校企合044]周涛同创新作”协培养模8(0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34.[4技术,运行机201:32:32-23]周涛制研究-23142制研究[J].人文8(0社会科学版,201,刘棣8(09):142110践[J.[4]周涛,刘棣-23,刘棣].装中.校8):企协同创新创201业人才8(0培养模122式的研究与实122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8(08):233-235.身份证号:32110219851851122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