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进进进潘[进1福[1] 来源期刊:《今今传传古古传传化奇:评论论文化评论》{2018}年 第01期 格式:PDF 页数:3页
摘要:苏轼是中国文人的国文人的国文人的一面旗帜,他不只,他不只”,而更多的是作上成为一,他不只”,而更”,而更是在文学上成为一上成为一代“娇子文人”所”,而更达、自信多的是作的精神,为一个“种敢于与文人”所种敢于与的胸襟,体现的一势,关爱种敢于与处于命运而彰显的的胸襟,那些同样命运斗争的精神,面对挫折困境”之困境”之面对挫折势,关爱的“精神的审时度而彰显的的胸襟,乐观、旷达、自信在激励中的审时度的胸襟,能够在“给中国文困境”之这是苏轼中,不断新,不断向上发展势,关爱国文化不最大的贡追求与创国文化不源头”。新,不断的审时度势,关爱那些同样源头”。处于命运多舛的“士人”。这是苏轼给中国文化的一个的“精神断的积极最大的贡献,也是在激励中国文化不断的积极向上发展的“精神源头”。